空调的制热 24℃ 和制冷 24℃ 有什么区别?
空调只要在制冷模式下并处于工作状态,吹出的风就是冷风。说白了,吹出风的温度是由空调的运作模式决定的,室内温度与设定程序决定的是空调的运作模式,而并非直接的吹风温度。
也就是说,空调工作的时候会受室内外温度的影响,如果在实际使用中温度测量没有那么准确,就会出现提问中这种问题。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?算是,因为大部分空调都无法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。再进一步细分一下,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讲,能不能尽量避免这种“bug”的出现?答案也是可以的。一般情况下而言,定频空调发生类似情况比较常见,而变频空调相对会更一些。
这是因为,定频变频的区别在于:定频空调的压缩机电动机转速是不变的,所以其搬运热量的功率是不可变的;变频空调的压缩机电动机转速是可变的,所以其搬运热量的功率是可变的。
以两者制冷模式下的工作情况来看:
上图则是变频空调制冷模式下的温度曲线图。因为变频空调的制冷功率是可变的,如果设定温度为24度,空调启动后会根据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来决定制冷功率,差别越大,制冷功率越大。所以此种机型,如果室内温度为20度,且在制冷模式设定为20度,压缩机很可能不启动或者维持低制冷量,也就是不吹出冷风或者非常微量的冷风。
制热也是相同的原理,定频空调的运作模式决定它不管是制冷还是制热,都会多制一点,虽然温度与设定温度有所偏差,但这是为了防止定频空调频繁地启动造成能源浪费,同时,用户也容易感到忽冷忽热,舒适感有所降低。这种冷热的频繁变化也是引起所谓“空调病”的原因之一。所以海尔菌猜测,题主家使用的很有可能是定频空调,如果换成变频空调,类似情况将会有所减少。
总的来说,无论哪种空调,发生题主说的这种现象都是常有的,只是变频空调可以根据需求更精细地控制运行状态,实时调控温度,使室内温度始终恒定在一个较小的波动内,相对而言发生的可能性较低;定频空调制冷制热都要多制一点,就更容易产生制冷温度已达到却依然吹冷风的现象。
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,理想的空调使用状态自然是不用凭借自己的体感来调节温度,只需要空调自助检测室内外温度及空气质量,就可以对温度进行实时的调控。这样的话,类似本提问这种困扰题主的现象,也就不会发生。像海尔的天樽变频空调,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,比如用户是老人或孩子,风力设置就会更加平缓,自动匹配睡眠时人体温度变化,让人即便整晚开着空调睡觉,也能始终处于一种舒适、放松的环境中。
除了变频技术的发展,现在的海尔空调还具有能够自动清洗蒸发器中灰尘的“自清洁”功能等等,这些技术的发展会渐渐减少空调使用中对用户的可见影响,达到让人感觉不到使用痕迹的程度,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种疑问。希望海尔菌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~
作者:海尔智慧家庭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569889/answer/161968436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